2023年1月,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刚看到开展“四季菜单·暖心走访”的通知时,很多村、社区干部的第一反应是“又要多一项工作”。但随着活动的推进,大家意识到,这其实是在给基层减负。
2月20日到3月5日,谯城区按照“菜单”完成了今年第一季度的“暖心走访”。对所有辖区居民主动上门宣传政策、摸排问题、解决问题,这在谯城区还是第一次。活动中,群众工作变“被动”为“主动”,不管是干部还是群众,都有了不一样的感受。
谯城城市风貌。谯城区委宣传部供图
畅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同类项”合并,选配“城乡居民组长”,不断提升基层治理精细化水平
安徽北部人口众多,如何破解基层治理“人少事多”的难题,大家都很关注。
“很多部门都会到一线走访、做问卷调查,以前一个电话打过去,村干部、社区干部又要联系群众,又要带他们上门,一年至少重复20多次。而且这种上门走访,都是从部门角度出发,他们问的是不是群众想说的?不一定。”谯城区委组织部副部长朱义军说得很直白。
上门走访,送的政策群众是否想要?送的服务群众是否欢迎?为确保群众“有感”,谯城区取“菜单”二字,提出开展“四季菜单·暖心走访”。
活动初衷是进一步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有效破解当前基层社会治理难题,持续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可又要给基层减负,又要真正把群众问题摸出来、解决掉,这个题有解吗?
谯城区给出了新的解题思路。
日新月异的谯城。谯城区委宣传部供图
在实施方案中,谯城区明确要求区直单位结合实际精心编排“走访清单”,报区委组织部梳理汇总,并由区委常委会研究确定。
“‘菜单’确定后,其他部门不再安排上门走访。进入‘菜单’的工作,列出问卷内容和注意事项,统一交给村、社区,一次上门全部做完,把以前的重复协调联系‘合并同类项’,基层干部减了负,上门入户也有了抓手。”朱义军说。
走访工作变“零散”为“系统”,确实减少了基层干部的重复工作,但活动要深入每家每户,压力仍然很大。怎么办?谯城区结合实际,在全区范围内,从村民小组长、党小组组长以及此前的扶贫小组长中,选配了2000多名城乡居民组长。
谯城区将全区275个村(社区)划分为5320个网格,包括村(社区)干部在内的5320个城乡居民组长兼任网格员,每一名城乡居民组长常态化联系100户左右的群众,搭建起由村到组、由社区到楼栋的小网格,负责每季度的暖心走访和日常的组内居民联系。
“我们村有1519户4684人,以前村民小组长待遇一年才几百元,18个村民小组只剩2个小组长。村干部总共10个人,根本忙不过来,这次配了5个城乡居民组长,关键还有固定收入,队伍更加稳定,开展工作也方便多了。”芦庙镇袁庄村党总支书记袁凯说。
谯城区“四季菜单·暖心走访”调度会。谯城区委宣传部供图
辖区居民“上门走访”全覆盖
改进作风,群众工作变“被动”为“主动”,一年4次点单送餐、打包问题
在原有“区、乡、村”的基础上,谯城区直达城乡“毛细血管”的居民组长,为健全城乡治理体系夯实了基础。
“为群众服务既要靠觉悟,也要靠待遇,这次我们选聘了100名城乡居民组长,一季度暖心走访效果很好。”谯城区薛阁街道马元社区党委书记郭侠说,城乡居民组长按考核每月有800元到1000元的补贴,虽然钱不多,但对愿意服务群众的人来说是一个鼓励和认可。
马元社区有13367户48756人,2月20日到3月5日,包括社区干部在内的130名城乡居民组长,对辖区居民来了一次全覆盖的大走访,人在家的就上门,不在家的就电话联系,不但摸清了居民信息、健康状况、就业需求,还排查出400多个问题。
暖心走访工作涉及方方面面,新任的城乡居民组长真的能做好吗?在谯城区采访时,很多村(社区)干部表示关键就在“四季菜单”。
在谯城区魏岗镇,高楼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郑广印拿出了村里的“四季菜单·暖心走访”行动登记表,上面有“农村版”的字样。
暖心走访现场。谯城区委宣传部供图
在这个登记表上,从如何跟村民打招呼、自我介绍,到8个“菜单”的主题和主要问题,再到应该重点记录群众提的问题和建议,都写得清清楚楚。
用老少妇孺都能听懂的语言、易于理解的方式设计问卷,谯城区“四季菜单”有城市、农村两个版本,以“ABCD、是否、好坏”等选项反映访谈内容,便于群众快速理解问卷内容,真实表达观点,虽然8个“菜单”涉及10多个部门,但操作起来很容易。
“对每一户村民都熟悉,但挨家挨户上门走访还是第一次。群众的思想状态、生活状态、实际困难,不入户没有深刻体会。通过这次活动,有些群众以前不太愿意反映问题,现在都跟我们说了。”郑广印在高楼村工作了30年,这次暖心走访让他感触很深。
朱义军介绍,除了村(社区)干部、城乡居民组长,区直单位工作人员也要下沉一线,变“被动”为“主动”,一年4次为群众点单送餐、打包问题。
“活动刚开始时,有人反映群众不让上门,活动推进有难度,而这恰恰说明干群关系有待改善,干部作风有待改进。”朱义军说。
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摸排问题,及时处置,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
陈芳是芦庙镇袁庄村刚刚上任的城乡居民组组长,今年第一次“四季菜单·暖心走访”开始后,她来到村民朱建明家。
朱建明今年74岁,夫妇刚开始有些放不开,表示家里没有问题,家长里短聊得多了,他才提出村子北面数百亩地的灌溉问题。
“涉及的村民比较多,跟电力线路有关,他们之前到村里反映但没有解决。老人知道这不是村里能办的,所以一开始没吭声。”陈芳介绍,此次走访中,几户村民都提到了这个问题,最后村里归纳汇总后,作为1个问题报到芦庙镇,随后,该问题被纳入谯城区“一网共治”平台。
在谯城区“四季菜单·暖心走访”行动实施方案中,问题处置是一项重要内容,其中即有问题办理的流程,也有办理时间的限制。
为了让问题办理高效流畅,谯城区将走访收集到的各领域问题,全部录入区“一网共治”平台,由区“一网共治”综合指挥中心对办件统一派遣、逐级流转,分阶段设置红绿灯提醒。
一般问题1周内办结,复杂问题1月内办结。属于乡镇(街道)、村(社区)的问题,由乡镇(街道)统筹解决;乡镇(街道)解决不掉的,由区直责任单位或区委、区政府研究解决。区里还解决不了的,再进一步向上协调解决。
城乡居民组长在群众家中走访。谯城区委宣传部供图
上门暖心走访,是让群众熟悉干部。及时解决问题,才能让群众相信干部。朱建明反映的问题,涉及电力线路的规划布设,最终由区直部门协调后,进入了实施阶段。4月初,电力部门到村里进行了测绘,让老人家很高兴。
“以前有事到处找干部,如今干部主动找上门,反映问题办得也快,这样的好干部我们肯定欢迎。”朱建明说。
据谯城区统计,该区第一季度共入户走访53万余户,收集各领域问题及建议8849条,已处置5980条,剩余问题也全部逐级移交、转办,抽样回访满意度98%以上。同时,全区信访总量较去年同期下降2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