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常州:打造“六个常有”民生服务品牌 积极探索共同富裕新路径

来源:人民日报    2024-01-19

  2021年9月,江苏省常州市首次提出打造“六个常有”民生服务品牌,即“常有善育”“常有优学”“常有健康”“常有颐养”“常有安居”“常有众扶”,以增进民生福祉为切入点,优化共同富裕服务供给,促进人的全生命周期公共服务优质共享。

  近年来,常州市坚持每年将“六个常有”列入民生实事项目,确立年度目标任务,聚力攻坚,高效推进,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常有善育”,完善托育供给体系

  2023年,常州实施《常州市普惠托育服务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通过加大财政保障、部门协同力度,对普惠托育机构安全健康发展给予全方位扶持,同时探索医育结合服务,发挥托育综合服务中心作用,推进医疗机构支持托育服务协同发展。在大力发展社区托育和托幼一体服务的基础上,常州还推进单位举办福利性托育机构和家庭科学养育能力提升,形成多元服务互为补充的供给体系。

  截至2023年底,全市共有托育机构378家,托位数2.11万个,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4个;创建省级普惠托育机构43家、示范性托育机构18家,常州市普惠托育体系建设项目获省政府办公厅2022年度真抓实干督查激励表彰。

  “常有优学”,促进教育公平普惠

  常州以构建“更高质量的基础教育、更高水平的职业教育、各有特色的高等教育和更有成效的终身教育”新格局为目标,推动教育与城市同频共振、共荣发展。

  以满足城市布局定位和百姓需求期盼为出发点,常州开发教育资源预警平台和可视化学位建设系统,优化调整全市教育资源布局,并加快推进学校新建、改扩建项目进程,2023年新增幼儿园学位6000个、小学学位2.1万个、初中学位8000个、高中学位6000个。全面深化教育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建设,勇当全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探路者”,推进减负提质行动、中招改革行动、高中创优行动,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取得新成效。

  产教融合,协同发展。2023年7月25日,首个国家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国家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在常州成立,作为全国首批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教育部、江苏省共建苏锡常都市圈职业教育改革创新高质量发展样板城市,常州持续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动校企联合提升职业教育品质,打造产教融合“常州品牌”,培育“大工匠”,服务“大城市”。

  “常有健康”,优化医疗资源布局

  2023年,常州进一步优化医疗资源布局,提质扩容医疗服务。一年来,常州聚焦提升诊前、诊中、诊后全过程就医感受,二级以上医院均设立门诊“一站式”服务中心,开设夜间门诊、节假日门诊,互联网医院增加预约挂号、移动支付、药品配送到家等服务,“互联网+护理”延伸服务触角。

  健康管理不断向基层延伸。截至2023年底,全市79家基层医疗机构全部达到国家基本标准,建成农村区域医疗卫生中心16个,开展个性化“点单式”签约服务。同时,加速智慧医疗建设,完成医学影像云全域试点,全市111家医疗机构影像数据全部汇聚至云平台,实现调阅共享、检查互认。

  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开展中医药优秀人才培养项目,成立世界孟河医派发展联盟,汇聚全球资源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常有颐养”,助力老年群体安享晚年

  2023年,常州积极推动全市养老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

  居家养老方面,常州出台《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明晰基本养老服务的对象、内容、标准,健全完善服务供给、服务保障、服务监管等机制,推动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出台家庭养老照护床位服务补贴政策,2023年建成家庭养老照护床位312张,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依托具备照护能力的养老机构或居家养老服务组织,为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提供线上线下高频次的生活照料、康复保健、护理等服务,“一户一案”项目累计为1.3万户困难老年人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提升居家养老安全性和舒适度。

  社区养老方面,常州编制《常州市养老设施空间布局规划2023—2035》,因地制宜建设日间照料中心、托老所、乡村互助养老睦邻点等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开展“银发助餐”工程,累计建成老年助餐点380个,日均供餐1.78万份,“15分钟养老服务圈”初现雏形。

  机构养老方面,全市建有各类养老机构113家,机构床位2.5万余张,其中,78%为护理型床位。通过机构等级评定,提升机构硬件设施和服务质量。面向农村,全市改造提升27家农村敬老院,通过公建民营方式,推动农村敬老院向标准化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转型。

  “常有安居”,打造人才创新创业家园

  聚焦“住有所居”,常州紧扣“打造全国青年创新创业最向往城市”的目标愿景,致力于分层次、多渠道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的住房问题。截至2023年底,全市累计开工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5.3万套(间),相关经验做法两次入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可复制可推广经验清单》,推动保障性租赁住房从“基础保障性住房”向“全要素服务社区”转变。三年累计建成人才公寓11.77万套,成为人才落地栖息、乐享服务、事业腾飞的港湾。

  聚焦“住有宜居”,2023年,常州全年推进实施98个改造项目,建成居住社区电动汽车公共充电桩1412个,加装电梯164部。常州市高铁新城核心区绿色宜居城区项目、常州市永红片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入选2023年中国人居环境奖范例奖;“老旧小区改造+加装电梯”做法被列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可复制政策机制清单;加装电梯政策措施“套餐”在江苏全省被推广。除此之外,动员居民参与改造项目工程监督和盘活闲置房屋整合存量资源,两项做法被列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可复制政策机制清单。

  聚焦“住有乐居”,全市共完成农房改善1.48万余户,建成市域农村宅基地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推进农村宅基地线上审批和闲置宅基地线上交易试点工作,出台《关于支持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若干政策》,为深化宅基地改革、建设现代化宜居农房提供政策支持。

  “常有众扶”,传递城市温度

  2023年,常州针对不同类别的困难群体,实行分层分类保障,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常州市民政局、市财政局联合发布《常州市促进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扶持办法》,启动社会组织“红社营”计划,全市培育发展4A级以上社会组织67家,通过福彩公益金专项扶持、社会化资金引入等方式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实施助老、助残、困境儿童帮扶、困难救助等公益项目254个,开展公益课堂932场、公益服务1777场次,直接受益群众13万人次。

  为关爱困境青少年,常州市民政局与市教育局、团市委、市残联合力推进困境青少年结对帮扶,市教育局制定出台《常州市青少年生命健康关爱行动方案》,提供专业心理健康辅导,常态化开展困境青少年结对帮扶活动;广泛募集爱心资金,完成“梦想小屋”改造400间,组建571人的“希望家长”关爱帮扶团队,开展关爱活动280余场,其中“爱心暑托班”所设班次覆盖所有乡镇和街道。

  数据来源:中共常州市委宣传部

标签 - 江苏常州:打造“六个常有”民生服务品牌 积极探索共同富裕新路径
网站编辑:刘涛   效对:白 翔   审核:钟鸣